第二天,王庸就找了个机会,找到了王允,约她出来喝个下午茶。
“最近朝廷一大堆的事情,结果我居然还要和你出来喝茶。”来到酒楼的包厢里面,王允看着似乎真打算请自己喝茶的王庸,叹了口气。
“劳逸结合,否则的话工作效率都要下降了。”王庸微笑道,“再说,朝廷如今最大的事情,无非是高产作物推广受阻。陛下的支持推广,但下面不配合,你们这些臣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说得轻巧,高产作物太高产了!”王允无奈,“会直接把粮价压低到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到时候守着万顷良田,赚到的钱,连族人的月例都发不了……”
另外就是王庸等人商量过的,若是军粮不足,那么和袁绍的战争至少可以持续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战争。大量的军购订单,能够让世家们赚到不少的钱。
大量的钱财投入进去,不管是人脉,影响力,还是作为人才的培养,联姻的筹码……都能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最终亏本的就是普通的百姓,以及朝廷本身!
“那玩意可以酿酒,无论是土豆还是南瓜,甚至番薯和玉米都可以!”王庸随口回道,“虽然大多都是烈酒,不过经过勾兑之后,未必不能成为好酒。而且制作成酒精,甚至可以作为军用物资进行军购。”
“那能用多少?”王允大概清楚了,王庸就是来做说客的,少不得这些都在曹操那边讨论过,毕竟曹操也是积极推动高产作物的主力。
只可惜,她只是车骑将军,属于军职。军政分离,所以她没办法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她麾下倒有不少进入文职,不过地位比较低,也掌握不了多少话事权。
酒的构想不错,但是烈酒是今年才开始陆续出现在市场上,换言之要让市场适应烈酒,还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时间去培养。期间的销售额,肯定比不上传统的酒。
“以后军粮全部改成高产作物,比如说马铃薯和玉米……”王庸说出第二个概念。
“你应该清楚,多打几年仗的利益,比一年要高得多!”王允提醒道。
“打仗的结果,是军队越来越少,军粮的采购会越来越少,打仗越久。军粮的问题太突出的话,估计会强制推广高产作物。那个时候,估计就要流血,毕竟大家都打疯了。另外持续的战斗,会导致大量的青壮入伍,人口锐减,市场的粮食销售也会受到影响。更惨的说,就是商业也会变得萧条,你我现在开的店铺,都会受到影响……”王庸叹了口气。
然后端正了态度,看向王允:“商业赚钱,还是种地赚钱,不用我说,姑母也应该了解到了吧?为什么,要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也罢!”王允服气了,“本来王氏和卢氏在中原都没有利益,伏完更不必说,本身就站在陛下这边。我们要面对的,其实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世家。同时还有一个家族没办法忽视,那就是弘农杨氏!”
关中已经是朝廷的地盘,弘农杨氏所在自然也包括在内。那个家族有不少子弟在各地为官,中央方面,杨彪就是徐州刺史,而杨修更是御厨主厨。
朝廷已经打算针对地方改革,针对桓帝时期,地方刺史的职位,开始凌驾于郡守之上,成为一州长官的行为进行修改。既然已经变成这样,那么就顺理成章设置一个一州的长官,这个长官叫做‘知府’。
当然不是换个名称那么简单,涉及的是几个州的重新分割,把两到三个郡划为一个府,然后设置一个知府。知府的地位在郡守之上,但不再管辖四五个郡,同时没有军事全力,权力就被限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
到时候杨彪必然也是知府,再不然也会调回中央担任要职,伏完的司空位置,说不定就是给他留着的。
“扣除杨氏之外,其他家族也不容小窥,比如颍川这边,郭氏,荀氏,辛氏和钟氏势力就根深蒂固。汝南袁氏半废的状态,但别忘记现在还有一个袁绍,而且在汝南的势力也不弱。徐州有曹氏和陈氏……一个两个不协调好的话,关键时候,在后面拖后腿,那损失比区区五年军粮采购还要糟糕。”王允提醒道。
她们三公也是为这个头痛,所以才没有能直接支持。只能说讨论,继续讨论,找到一个平衡点,你好我好大家好。所谓的政治,其实不就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说我才讨厌从政,这糟心事就没有少过。”王庸摇了摇头。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许多人的地方,就有政治!”王允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