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家是不是认为晚辈贪财好物,贪图蝇头小利”冒襄抿了口刚刚端上来的茶,温润的茶水入喉,通体舒泰,淡淡的问道。
陆永安倒也不隐瞒心里所想,问道:“莫非冒公子还有其他缘故”
放下青花瓷杯,冒襄故作忧虑的叹道:“实不相瞒,辟疆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
“哦”
“如今我大明边患深重,内有流寇肆虐,犹如沉疴老人,摇摇欲坠,我敢保证,若不采取挽救之策,不出十年必有亡国之危。”冒襄面不改色的慷慨激昂道。
陆永安脸上略显惊讶,“冒公子这话未免耸人听闻了吧”
“晚辈现在说,老东家自然会不信,不如再过三两年看看晚辈之所以写出这两本书,完全是希望揭露大明腐败的根本所在,尽量的让更多的人清醒的认识到,不要再沉迷于歌舞升平的假象”冒襄痛心疾首的道:“而我从书中获得的银子,我会全部用于买地,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个栖僧地。”
见冒襄一片风光霁月,心怀天下民生疾苦的样子,陆永安目泛异彩,感慨的道:“说得好,我原以为,冒公子只是个风流公子,有些文采,没想到你想得如此之深,好这样,卖书所得,我给你两成若是你在买地方面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我陆永安没有公子这样的胸襟,却也愿意为那些百姓做些事情。”
冒襄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陆老东家成全”
冒襄原先只不过是想从中取利,多赚些钱,在这个社会,钱多又烂不掉,不是坏事,不过刚才为了能让陆永安相信自己,他机灵一动之下,便说要用那些钱来买地。
陆永安命人准备笔墨纸砚,与冒襄签订了协议,双方签字画押,冒襄把凭据收好,拱手道:“我那小书坊如今也没什么大作用了,今后就交给陆老东家吧”反正那小书坊跟陆家的淑芳斋也竞争不过,不如做人情送给他。以后要是真的买地了,自己也要抽掉老王头帮忙,让他待在小书坊,也不是事儿。
冒襄回去后就把情况跟老王头等人说了下,命刘赖子把书都送淑芳斋去,老王头则暂时在小书坊干着,等小书坊交接过去了,再回去。至于刘赖子,他以前是小书坊,只能够维持生计的,现在小书坊改成了淑芳斋,也算是大企业的员工了,心情自然好得很。
下午陆永安便派人把那批书的钱送了过来,一千两这个陆老东家也是个信得过的人,冒襄为自己第一次做生意就遇到了他感到高兴。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来自扬州府泰州如皋县的才子冒辟疆继一月份著作聊斋志异深受欢迎后,二月中旬又写了本儒林外史此书横空出世,令大部分专心致志考科举的读书人目瞪口呆,也让倡导恢复古学,务为有用的复社中人大跌眼镜
这儒林外史乃是清代吴敬梓所著,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主干,犹如串糖葫芦般一个接着一个,但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目标直指八股取士是古典讽刺中的经典这本书还有百十年才出世,如今提前出来,对整个文坛乃至朝政的震动可谓是八级地震
在出书后的三天内,人们都还在震惊当中,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三天之后,那些一向以科考作为晋身途径的士子反应过来后,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反击,大肆斥责冒襄无知诋毁朝廷科举制度,破坏士子形象,其罪可诛等等。铺天盖地的流言,充斥着整个大明文坛,十天后,消息传到京师
在发这本书前,冒襄也想到了后果,现在大明朝廷已经腐烂到了骨髓,自己这一下痛击也许能让这个快要死去的朝廷有一些活力但推倒的作用大于激励这些年,大明朝廷的日渐衰落是谁都能看到的,东林书院就是读书人努力过的证明,但结果是东林书院没了历史上所谓的东林党也成为历史烟尘,如今的复社只不过是余音自己这一下,说不定能让很多人从科举中走出来,冷静头脑好好想想这个国家
但发生这样强烈的风暴冒襄还是没有想到连复社张溥都认为自己太过笔调辛辣,不留一点余地。虽然最后没有把他赶出复社,冒襄在复社里却也是到处挨白眼。侯方域与方以智对冒襄这样的行为,只能报以苦笑。而更多的人随着脑袋思维功能的渐渐恢复,把冒襄看做怪物这些年出了不少怪物,比如李贽,比如海瑞,倒也不奇怪。当然了,也有些人开始真正的审视这个国家了。
冒襄并不在乎清名,脱离复社也好,这复社最后还是随着张溥的死而消散,对于国于民没什么作用冒襄也从这次的出版刊印中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在那一千两之后,他在短短的十天内又获得了三千两白银。这淑芳斋的销售能力果然不是吹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