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光世,”赵构随手把厚厚的一摞战报放在一边,笑着问赵鼎“你看,这德性,还能让他带兵嘛?”
赵鼎沉吟了一下,回道“臣以为,毕竟是打了胜仗,若去除军职,恐怕不妥。而且,其人为将家子弟,军中诸多将领与其父颇有渊源,现在我朝兵少将寡,对其打压太过容易令将士心寒。”
赵构闻言,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之中。赵鼎之言,老成持重,极为有理。
千百年来,军中历来重视袍泽关系,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就好在将士重情谊,在打仗时能不弃袍泽,生死相托,协同作战,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坏处也很明显,容易形成利益或者关系团体,甚至将朝廷大军变成类似私军的存在,这是为历代君王所忌讳的事情。
原历史中,岳飞的岳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刘锜的刘家军、吴玠兄弟的吴家军等等,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崇拜色彩,虽然这些名将都是忠君报国的栋梁之材,但严格来说,出现这种情形都是不合适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些名将在国家遭到外敌侵犯之时,能挺身而出,英勇作战,抵抗外敌,这是国家大义所在、民族气节所在。
但,如果外敌不存在了呢?有的人会不会产生其它想法?比如,我等拼死拼活保家卫国,凭什么他高高在上坐享其成?
退一步来说,就算这些人没有想法,如果生死相依的部下有想法了呢?也来个黄袍加身什么的,肿么办?
毕竟和平年代没有战事,再想晋升难有空间,不如弄个从龙之功出来,必定能高居庙堂之上。有这种想法的人,是百分百存在的。
所以,赵构当初以忠勇军为名,包括后来打造军魂的努力,就是考虑到了这种可能,尽可能地预防出现上述的问题。
忠勇军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皇帝领导下的最强军队,赵构要在军中确立这种荣誉感,并在事实上实现这个设想,将来的火药枪、炮等新式武器量产之后,都会优先装备忠勇军。
外患解除之后,他还打算成立专门的军官学院,由自己任院长,和其他名将一起授课,打造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所有军官都必须经学院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领兵资格,这样也便于高级将领熟悉中下级将领的能力。
需要对外作战的时候,有大把的将领可用,随时可以选调合适的人担任主帅、副帅,领导军事行动。
比如,前次以宗泽的威望和能力统帅大军,发起对金兵的追袭。下次,可能就会以岳飞、吴玠为帅剿灭金兵。下下次就可能换成张宪、吴璘为帅征讨西夏,以刘锜、张伯奋为帅征讨吐蕃等等。
至于刘光世这种有点军事能力又不堪大用的将领,就专门负责对内作战吧。
“你说的对,这样吧,”赵构既打定了主意,便淡然说道“给他个承宣使(正四品,武官虚衔),张俊也一样,两人出忠勇军,分别出任涟水军(今江苏涟水)承宣使、镇巢军(今安徽巢湖)承宣使,收编的匪军编入二人麾下,让他们专司征讨各地贼寇,今后只要有战功,照样可以加官晋爵。”
“官家英明,这样做二人皆有晋升,又有实权,他人亦无话可说。”赵鼎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但此二人治军不严,贪财好色,恐负官家所托,好叫官家知晓,极早防范。”
赵构对于这两人的大致品性早有所知,也不是没想过如何节制,于是张嘴就来“这事儿也不是很难办,从忠勇军选调两人过去出任承宣副使(从四品),再选调一百校尉(正六品),到二人军中任游击将军(从五品)、各营统制,受张、刘二人节制和统领,但日常训练和军纪由承宣副使和各营统制负责。”
赵鼎见赵构没怎么打顿张嘴就来,明显是花了心思琢磨过的,心里觉得很欣慰官家有为,贤臣良将之幸也。
关于张、刘二人的处置让赵构突然想起后世的国家武装力量,觉得张、刘二人的定位和武警很相似,便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