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嬷嬷点燃清香檀,回道,“娘娘是怕殿下忘了您?”
这话问的正戳皇后痛楚,她略有抱怨地道,“前几日的秋日宴,他领着那姑娘来我翊祥宫赏桂,却连我宫殿门都不踏入,明明就是再多走几步的距离,那小子却一声不吭,还高调带着人家姑娘过去,他……真是连他父皇都不如。”皇帝从前路过她的宫殿,也必然拐着弯来一趟。
苑嬷嬷站在一旁笑着道,“陛下昨儿送了您一对宝镯儿和金玉珠钗子,听说那镯子是陛下特意命太子殿下给您寻来的,娘娘亲自带大的殿下,殿下为人您最清楚了,兴许是不好意思才如此。”
皇后伸手摸了摸手腕上的玉镯儿,苑嬷嬷的话消解了她一早上的怨气,嘴边多了一丝笑,又说道,“这镯子还是问林公公才知道的如何来的,阿嬷,你说也奇怪,臻儿将我样貌承了八分去,怎么那性子偏偏就只像他那个闷闷的父皇。”
“所以娘娘,殿下和德静公主,一看就是您和陛下亲生的。”苑嬷嬷笑着回道。
这话就说过了头,皇后微微责备地看一眼苑嬷嬷,说道,“去,这话有何好说,你去瞧瞧,那姑娘到了哪,可需要抬轿子来接,听说她身子不怎么好。”
“禀娘娘,郡主如今正往这走,您请着衣。”一旁的婢女回道。
“好,我倒要看看是何宝贝姑娘,能让臻儿在宫里都要牵着人家。”皇后边说边起身,一旁的婢女随即送上繁琐华美的外衣,穿上后,皇后整个人周身的气场里平添了几分威仪。
头戴繁重服饰,衣着华丽外衫,第一次正式见自家儿媳,皇后还是颇为器重此事,她一手扶着头饰,一手扶着婢女,带着少女的情绪,略有抱怨道,“阿嬷,这钗子打得还是重了些。”
皇后喜美,知道她此时在心里担心什么,苑嬷嬷摇头轻笑,挑开门帘,说道,“娘娘今日甚美,别担心,您今儿不会在郡主面前失仪的。”
皇后低头看了看自己,点点头,姑且相信苑嬷嬷的话,此时恰好听到宫人来报,人家姑娘来了。
……
秦昭昭第一次进皇宫的时候三岁,听秦父讲是娘亲抱着她进宫,对此昭昭完全没有印象。她印象中的第一次进宫是皇帝给公主挑陪读的时候,那个时候她八岁,秦母去世两年,秦父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昭昭那时穿着素寡的常服就去了,给一个个小姐妹们做了个陪衬。
之后又有几次入宫,但大多是作为国公府女眷参加宴会,宴后就自行回家,因此这还是昭昭第一次自己一人单独赴宴,而且是去皇后的宫殿。
昭昭心里有点小紧张,宴会上皇后都是和皇帝坐一处高座,两人高高在上,万分威仪,看起来都是不太容易亲近的人,且都不苟言笑。
秦昭昭跟着宫女入殿内,由一位嬷嬷引着走到皇后住的翊祥宫。翊祥宫在皇宫大殿西南方,位于内宫中心,皇宫内部不准骑马、驾车,于是后面就是前几日陆臻带着她走的那条路。
小脚踏踏地跟着宫女走到时,时间过了大半,她一个人走好像确实比陆臻带着她走要慢上许多,不过因是走过一遍,此时心中没有前路陌生的恐慌感。
她今日穿得衣衫轻便,贴心的翠儿为她挑选了一套橘色轻袄雪衫裙,梳着这个年龄段的女儿髻,头上只戴了一根金色缠花步摇,简约又不失礼节。
翊祥宫是皇后寝宫,大而华美,昭昭小步走进去后,发现一门面前竖着一道珠帘,而所有丫鬟嬷嬷都静不出声,整个屋子里兴许掉根针她都能听见,熟悉感没了,只有满屋的压迫感随即而来。
珠帘后有一道金衣黑影,昭昭小心翼翼地踏着小步在帘前停下,然后低头俯身道,“臣女秦昭昭拜见皇后娘娘。”
然后她便一直不敢抬头,耳朵听到帘子内传来窸碎声,过了会她才听到皇后的声音,招呼她道,“走累了吧,快坐下歇歇。”
“多谢皇后娘娘。”昭昭恭敬回道,皇后声音中带了一丝急促,但似乎比她想象中亲切温和不少。
昭昭坐下,皇后又命人送来茶水,就在等茶的功夫,帘子哗啦作响,里面的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