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可是一个精明之极的生意人,如果你被它脾气火爆的片场暴君形象迷倒,这就错了,它精明之极,为什么那么多人拍3d电影失败了,而他却成功了,并掀起一场3d潮流。

    因为它擅长市场推广,让市场有足够多的3d银幕了,再将《阿凡达》上映,这一策略与片商们是不谋而合的,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清优质影音设备普及,在家里看电影和电影看完全没有分别,这让许多人选择在家里看,北米观影人次逐年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找一个让观众走进电影院的理由,他们的利器是3d和ixa影院。

    3d影院还好说,二十来万的改造成本,影线公司们也乐意投入,而ixa则不同,动辄上百万美金的投资,维护费用又贵,并不是每个影院都担负得起的,拥有北米乃至全球最大的ixa院线,而且还在投入和扩张中,像《阿凡达》这种3d特效大片,离开他的支持,注定扑街。

    如果说,我是超级卖座神片,你不上映是你的损失,但的马克可以告诉你,我并不缺钱,不用为少挣几百万后悔,所以要获马克支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必不可少,卡梅隆是深明这一点,他知马克好大喜功的心情,所以投其所好,这世界之王的花帽子都可以送出。

    投桃报李,马克则回称:“《铁达尼号》这影史冠军的纪录只有卡梅隆可以打破,他才是真正的世界之王。”

    《黑暗骑士》疯了!它像别的漫画电影一样刷新着各色各样的票房纪录,又获得媒体的一致好评。更夸张的是,它挤掉《教父》,成为了b最新的“影史最佳”。

    争论从“《黑暗骑士》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变成了“《黑暗骑士》难道比《教父》还要好吗?”。

    一场暗战在影迷之间展开。被华纳请来挽救蝙蝠侠声誉的马克执导的《黑暗骑士》,在一部电影能够取得的评价方面已经登峰造极—它已经打破了11个票房纪录、被16家米国主流媒体打了满分、在电影网站b上的得分是9.5,取代《教父》成为该网站“最佳250”的头名,换句话说,起码在网络上,《黑暗骑士》已经成了影史最佳电影。

    也许你从来不相信这个榜单,但它却是另一些人心目中不可侵犯的荣誉,一些迹象表明,《黑暗骑士》的登顶,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暗战多年的《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影迷相互角力的结果。

    一开始,《黑暗骑士》看上去真的像是这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电影奇观。

    《蜘蛛侠2》和《加勒比海盗2》的票房也很好,但媒体和影迷可没给他们多少掌声,而现在,一切像是一场网络上才会发生的闹剧。

    几乎每一部真正优秀的商业电影都在网上留下了自己的标志性痕迹,像《教父》的片头曲、《低俗小说》里的摇摆舞,还有《星球大战》里嗡嗡作响的光剑,霍夫曼扮演的小丑,似乎有望成为《黑暗骑士》的一个符号,他在片中最著名的台词是“这么认真干什么?”

    7月30日,b遭受了一次技术攻击,冲着《黑暗骑士》来的黑客更改了这部电影的页面,在“最佳250电影排名:第一”的旁边增加了“最烂100部电影排名:第一”的字样。顺便地,他还删除了今年几部评价较好的好莱坞商业片的所有评分,这个不怀好意的玩笑很快被b纠正了,它可以看作近期b上的投票战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暂时获胜的《黑暗骑士》仍是很多人的“眼中钉”。

    在《黑暗骑士》刚把《教父》从第一名的位置上挤下来的那几天,大部分人都将其判断为一个暂时的现象,新上映的电影在b上高歌猛进是常有的事,等到投票的影迷多了,它的评分才具备参考意义,影迷们的热情过去以后,以往的秩序自然会恢复。

    可当投票人数超过10万时,这就已经不是“小众统计结果”或是“早期影迷的疯狂行为”了,“最佳250”中很多影史经典如《十二怒汉》和《七武士》,投票人数都不到10万,从登上榜首那天起,“《黑暗骑士》是不是一部好电影”的争论,变成了“《黑暗骑士》难道比《教父》还要好吗”。

    看看《黑暗骑士》的具体得分请况,就知道它荣膺(b的)影史最佳,某种程度上是粉丝们的一次“暴行”,或者至少,掺杂了很多无关电影品质的行为。

    15万多影迷中,有3%的人给它打了最低的1分,对于一部不可能那么糟的电影来说,这样的恶意评分显然是有攻击意味的。这些低分票被网民指控到了《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粉丝头上。说起来其实有点无聊,但据说《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迷已经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与《教父》影迷们展开“最佳250”榜首争夺战。

    不料《黑暗骑士》几天就干掉了老黑手党,《肖申克的救赎》影迷先是沮丧,后来突发奇想,继续对《教父》落井下石,与《黑暗骑士》影迷一起将其挤到了第三,同时,这些来自竞争对手的“1分”,让人开始猜测这些排名前列的电影那么多的满分选票,会有多少是为名次,而不是为电影本身投出的。

    这些传闻和推测让人感慨粉丝的无限精力,但也有人从中看出事件中的文化意味,著名电影博客“/fil”上就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发言表示,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觉得《黑暗骑士》不如《教父》,而是无法接受新的作品取代既有的经典的事实。

    10年后,它就将是现在的影迷眼中的《低俗小说》或是《搏击俱乐部》,别忘了,在16家给《黑暗骑士》打满分的媒体中,很多人用到了“杰作”这样的词。

    除了冲击b“最佳250”这样一个虚妄的榜单之外,喜欢《黑暗骑士》的影迷还一次次走进电影院,心甘情愿地为它创造更具实际意义的票房纪录,对于这些人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教父》,所以公平一点,《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要想夺回声誉,不妨重新发行一次,跟这些多半没在电影院里看过这几部电影的影迷重新认识一次,这样兴许才能弥补其中的“文化断层”。

    今天,人们已经习惯通过网上的信息来判断一部电影,影评人和媒体提供的信息仍然有价值,电影网站则将大量网友的意见汇总成一个综合的结果,相对于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结果更加大众化,偏差值也相对要小,不同电影网站的可信程度,除了取决于在收集意见时的数据量之外,电影得分的算法也非常关键。

    b之所以能够成为评定电影好坏程度的一种标准,完全得益于其稍显复杂,又很大程度地避免了网络投票弊病的独特算法。也许在“最佳250”前3位的无聊投票战之后,很多人会对这个网站失望,但其实b绝大多数不涉及排名的结果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