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夜色笔下阁>历史穿越>穿越成皇储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法兰西末日(18)
    如果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到仿佛强迫症晚期的德国人来设计,恐怕八辈子都设计不出追猎者歼击车这样的“神车”。

    追猎者车长683米(底盘长477米),加上底部机枪高度也仅为217米,车体宽度2123米,导致车内空间也相当狭窄。为了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安装一门大后坐力的火炮,设计师们只能把火炮安放在整个坦克中轴线偏右的位置,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追猎者坦克的重心也是偏移的。

    雅尼克觉得50k39l60坦克炮够用一段时间了,所以也没装上原时空的stuk40l43反坦克炮,加上其他一些改进,现在的追猎者右侧要多承受压力也就500多公斤,比原时空的追猎者(850公)要好一些。

    像这样左右不对称的设计,已经让德国设计师看着都浑身不自在。

    众所周知,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采用的是交错式负重轮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为负重轮边缘的橡胶称重能力不足被迫采用的,也就是说,德国必须想尽办法在有限的车体长度限制下,安装更多的负重轮来支撑整个坦克的重量。

    那么对于扭杆结构来说,就需要工程师们安装更多的扭杆——虎式和豹式的扭杆多达16根,这样一来,扭杆的简单结构优势立刻荡然无存了。而另一个让虎式和豹式行走机构更加复杂化的原因是德国设计师们自己找的——他们忍受不了自己的坦克负重轮的不对称,于是他们采用了让复杂的交错式负重轮左右对称了。

    因为火炮的位置关系,人员的布置也与其他坦克截然不同。驾驶员在最前方,他的身后是炮长,而炮长身后是装填手――三个人纵列安排,一个挨着一个。火炮的后面是这辆车的车长,同时他还要肩负起无线电操纵员的责任。

    就这样,4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呈l型坐着,而车顶上只有两个出口――车长用一个,其余人想要离开就只能走装填手身后的另一个出口。这般布置的缺点就显而易见,一旦在战争中被击毁,那4个乘员最多能跑出来两个,车长和装填手。驾驶员和炮长能不能存活下来,完全看上帝的意思。

    虽然这一切足够让追求完美的德国设计师们崩溃,可陆军却表示相当满意。

    这种歼击车的前方采用了60毫米厚的装甲,倾角达到了60度,车体下方同样是60毫米厚的装甲,倾斜角度是40度。侧后也有20毫米的倾斜装甲。虽然20毫米装甲防不了敌军坦克炮或是反坦克炮的的攻击,但防御子弹和破片却错错有余。

    虽然160马力的动力并不是很强悍,可歼击车的重量也只有十几吨而已,公路时速可以达到42公里,机动性优秀。这可比那些需要汽车来拖着走,没有汽车的时候就需要骡马拉着走,进入阵地的时候甚至只能靠士兵推着走的牵引式的火炮强多了,必要时候甚至可以客串坦克使用!这么好的武器上哪去找?!

    而且自身结构简单、结实耐用也是一追猎者歼击车的一大亮点。要知道给步兵装备的武器,用不着很精致,因为越精致的东西越难操控,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就越大。

    就像大名鼎鼎的加特林机枪,刚问世的时候那真是技压群雄、大杀四方。在1882年就已经达到了每分钟1200发的恐怖射速。

    不过这般看似牛叉的武器却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甚至连一战二战都没露面。

    因为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敌军冲锋过程中,与自己的距离不断拉近导致情绪激动并杀红了眼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过热卡壳或炸膛。

    所以,步兵们需要的是大量的,廉价的,可以随便使用不怎么需要维护的简单装备。

    这一轮射击摧毁了法军的五辆b1重坦,而法国坦克的反击连这些狩猎者的边都没擦着。

    四百米,在战场上这个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一支冲锋中的部队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跑完这段距离突入敌人的阵地。

    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防御方除了手枪和手榴弹之外几乎所有武器的有效射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进攻方就算流尽了鲜血也突破不了这短短的几百米的情况发生。

    虽然现在进攻的法国人伴随着坦克,可刚刚下过的大雨让地面泥泞不堪,让这些大家伙的机动性大大降低。而超过30吨的b1重坦更是深受其害,有两辆坦克甚至陷进泥地里,动弹不得。只能调整炮塔对着高地上的德军阵地开火,可谓是相当狼狈了。

    而其余的索玛35中坦和雷诺35轻型坦克也同样慢吞吞的前进,还要时不时的停下来开一炮。

    可能是对自家坦克的表现失去了信心,法国步兵甚至超越了左右的坦克,玩命的向高地发起了冲锋。而随行的军官们也没有制止士兵与坦克的脱节,他们只是吼叫着让士兵们维持冲锋的队形。

    “啧,这算哪门子步坦协同?”达维德看着对方的阵型变成了一个步兵在前坦克在后的奇怪阵型,向高地冲过来,忍不住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