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统一思想,集中力量
当常浩南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从理论的高度接受这个概念。
不过他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刚才刘永全同志做过的报告,讲到了压气机弯掠叶珊的造型设计方法,我这里也恰好有一个算例。”
常浩南放出了下一张PPT,上面是一个形制极其复杂的大展弦比叶片。
“各位可以跟我一起,同步体验一下这个‘超高负荷吸附式弯掠联合前缘边条叶片’的设计过程。”
这个名字直接把不少人给逗笑了。
众所周知,名字越长,实力越强。
不过90年代末这时候,国内的风气还没被欧美带坏,这种带着一连串形容词的名字尚不太多见。
而这个“超高负荷吸附式弯掠联合前缘边条叶片”显然是buff拉满的那种类型。
这种要在纸面设计阶段就同时考虑的,绝对属于以前不敢想的玩法。
那现在这个叫做全三维,听上去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那么我们一步一步来,首先是给出一个最简单的弯曲叶珊造型……”
多数人存在顾虑也实属正常。
搞设计,限制因素越多,显然难度越大。
不过这已经不是今天的重点了。
被常浩南深度改进之后的前者当然已经应用了不少新技术,但知道这个细节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制造水平达标,能把设计图纸上面的东西给原原本本生产出来。
只不过眼下华夏的航发产业到处都是短板,那肯定要从头,也就是设计阶段开始补强。
不过已经足够了。
而这恰好也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研发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