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夜色笔下阁>灵异科幻>群哗 > 第四十一章-3
    一天,我见弘毅和荀昭坐在台阶上。荀昭说“我讨厌这样的生活。”弘毅抬起头看着他。“我从不想当一名作家,”荀昭满脸痛苦,“我和秦老师谈过了。他说,一个为文学感到痛苦的人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我斗胆提了一个问题。我问,假如您没有像今天这样功成名就,您愿意继续为文学事业献身吗。秦老师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说,从小时候起,文学就是他的信仰,他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为了文学,他在创作时有时有时也会感到痛苦,他为自己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而痛苦,但决不会为文学本身而痛苦,在某种程度上,他毕生所做的一切努力便是为了创作。秦老师问我,莫非功利心太重?我摇头,我要是能像海明威、巴尔扎克那样化虚荣为精神追求,那也是一种高尚,可是我做不到。文学让我厌恶自己,厌恶生活,厌恶未来。面对文学,我就像一个吃撑的人独自面对一桌饕餮大餐,我觉得反胃。”“或许你应该出去走走,来一场旅行。”弘毅说。荀昭摇摇头,说道,“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那个时候,我已经失去了对文学所有的兴趣。我小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很多书。当父亲把《格林童话》递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抬起头问父亲,‘这是格格在森林里对儿童说的话吗?’惹得父亲哈哈大笑。我的父亲是个庄稼汉,但他也有高中学历。他错失了读书的大好机遇,在余生里总是叹息多于快乐。他把希望寄予我身。小的时候,我的父亲找了很多神婆给我算命。她们察言观色,见我好读诗书,便顺遂我父亲的意思,叫道,‘哦,这个孩子必是大文学家。’父亲当然信了。我父亲也曾立志做一个作家。高中毕业之后,他回家边种地边写书。断断续续写了两三年,投出去杳无音信,被我母亲一气之下烧掉了所有的手稿。父亲自此再也没有动笔,每每回忆起来,他总是为之动容。关于让我写作,母亲极为反对,但她拗不过父亲。父亲说,母亲烧掉他手稿的那天晚上,他没有睡觉,抽了一晚上的烟。第二天,他下定决心要勤奋务农,并叫了一声,‘日他娘的文学’。有一次,我的父亲和母亲吵了起来。母亲说,写书有个屁用。父亲叫道,咱们村那个作家,人家日子过得不也是很好。唉,我们村的这个作家,村里人都为他骄傲,我后来才知道,他不过是个拾人牙慧的家伙。母亲叫道,你儿子能像别人一样?我的父亲立刻给了她一巴掌。后来,母亲再也不提这个事儿了。”“你母亲为什么不相信你?”弘毅插话问道。短暂的沉默之后,荀昭低声说,“因为她是后妈。”弘毅听了引发了自己伤感的共鸣,说道,“对不起。”荀昭叹了一口气,说道,“小的时候,我很听话,不会反抗,也容不得我反抗。不过,那个时候我喜欢文学。我记得当父亲把一本《唐诗集》塞给我的时候,他几乎都落泪了。每天下地回来,他便陪在我旁边,和我一起读唐诗。我们读的第一首诗是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荀昭站了起来,抬头看了看虚空,眼眶发红,慢慢地吟诵道,“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吟罢,他眼里闪出一道喜色,高兴地说,“我和父亲还专门用新华字典查了这个‘蘋’字,原来是‘苹’的繁体字,我记得书中的解释是‘绿萍’。我和父亲研究了半天,父亲好像回到了当年求知的那个年纪。”荀昭在台阶下的广场上来回踱步,回忆中的快乐时光叫他兴奋不已。荀昭又坐到了台阶上,激动地讲道,“我们第二天读的诗是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父亲特别推崇末尾两句,给我讲解半天。”弘毅笑了笑。“后来读的诗我都不记得了,”荀昭叹了一口气,“慢慢地,我发现父亲的热情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但我从不敢告诉我的父亲,他会打断我的腿的。”荀昭说着,又站了起来,他显得焦虑不安。“我再也不想从事文学工作了。”荀昭说。弘毅默然,想不出安慰的话来。不过,荀昭又轻松了起来,他说道“我告诉了秦老师一个秘密。”“什么秘密?”“我现在在从事科研工作,做一些光通信方面的研究。秦老师给我推荐了他的老同学奚云老师。”“这是你的梦想吗?”荀昭郑重地点了点头。“一个梦想破灭了,”荀昭又叹了一声气,“就需要另一个梦想来替代。你知道,我虽然不可能成为文学家了,但是我患上了作家的病——得靠梦想活着,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终生是我的愿望。”弘毅皱起了眉头,弘毅解释道,“这绝不会是我一时兴起。在科研时,我能感受到那种纯粹的快乐。”

    荀昭掏出自己的日记本,翻到其中一页,递给弘毅。弘毅接过来,默读了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个自我循环之中,原班不动的重复着,机械、无动于衷,偶尔做一些于事无补的改变。有时候我们几乎失去了对自我的感觉,因为要我们循规蹈矩的向心力和要我们离经叛道的离心力总是相互制衡。我们做着圆周运动,就像亘古不变的恒星。我们一天天地沿着轨道看似飞快地疾驰,可也是一次次地冲到最初的起点,我们无法摆脱这个该死的怪圈。读书、感悟、观察生活、思考、总结、写作、讨论、修改、读书……这样的循环好似一个魔咒笼罩了我。我讨厌文字。我讨厌去感受生活。我们怎么逃离?我们需要更大的离心力,向着更广阔的生活前进。倘若那个时候,我们再来看过去的自己,我们是否就像一个拉磨的蠢驴被石磨困住了?我们需要挣脱生活的缰绳。”

    。